8M時從法國帶回一堆HIPP副食品罐頭,在回程的飛機上,空姐又給了我一大箱BLEDIDA(http://www.bledina.com/)的罐頭,含果汁、水果泥、蔬菜及肉類共8瓶。
以8M以上寶寶的副食品為例,在台灣我只找得到兩種口味: 火腿義大利麵跟深海魚蔬菜全餐。
偏偏深海魚又是鱈魚,曾經讓捏寶大過敏的一種食物,所以我的選擇只剩下火腿義大麵而已。
價格落在80-90之間不等,在法國兩瓶一組,約2歐上下。在法國有一大堆口味可挑,只恨行李箱不夠大,不然真的很想多屯一些貨
因為貴及選擇少這兩種因素,讓我不得不踏上了自製副食品的路。不然我也很想讓寶寶繼續吃罐頭,方便又營養,以歐盟的嚴格規範下,食品安全是不容置疑的。
生鮮食材都購自有機食品行,目前買過的店家有:
學校員工合作社: 每週有兩次可訂,只賣蔬菜,價格比外面便宜一點,所以買得到的蔬菜都在學校訂
棉花田(公館): 食品種類多,一開始都在這裡買,以水果為主。後來因為距離遠比較少光顧,不過發現他的肉品比無毒之家便宜
無毒之家: 因為每週都會去家樂福採買,發現附近有一家,又可刷國旅卡,首次買滿2000可加入會員,買生鮮類可打9折,所以肉類跟水果都在這買。但後來發現我常買的雞胸肉比棉花田貴了20元,打完9折還是貴了6元
聖德科斯(公館): 在台大商圈內,所以去棉花田時順便光顧。東西沒太便宜,所以只買在棉花田買不到的東西
家樂福: 主要買義大利麵及醬汁,法國進口的家樂福自營品牌。
作法: 以食材種類來分
主食類:
米粥 (作法在六M記事part2提過): 由10倍粥進展成8、6倍,米量+水量在500ml(燜燒罐的容量)以內調整
馬鈴薯 (作法在六M記事part2提過): 不受青睞,只煮過一次
地瓜、南爪: 切丁,加一點點水進電鍋蒸,用湯匙壓爛即可,煮好後可加水調整濃度(我都加evian或vovic礦泉水,這是捏寶爺爺特別指定要給她喝的水,在法國很便宜,在台灣可是比汽油貴)
義大利麵: 煮熱水,不加鹽,水滾後倒水,煮到軟爛。家樂福有spaghetti跟小彎管麵。前者我先把麵放在塑膠袋中敲碎再煮,後者可直接入鍋。煮好再用攪拌棒的切碎器打碎。因為水份少,用攪拌器直接打很不好打,才用切碎器處理。
蔬菜類:
目前試過小松菜、味美菜、豌豆苗、紅蘿蔔、筊白筍
葉菜類及筊白筍都是直接水煮,本來很偷懶都是切5cm長段,豌豆苗連切都沒切,但發現用歌林攪拌棒超難把纖維打斷,後來都切成1cm小段再煮
紅蘿蔔最剛開始是以磨泥器磨成泥再蒸,等大一點後有加入蔬菜湯煮,或者直接切小丁加一點水進電鍋蒸,蒸過再以攪拌器打成泥
肉類:
目前只吃過雞肉跟蛋黃
雞肉: 第一次煮時還沒入手攪拌器,所以用菜刀切1cm小丁再剁爛,加點水進電鍋蒸。第二次煮時先切丁進電鍋蒸再切碎,但效果比第一次差,因為這個原因決定入手歌林攪拌捧,也是以切碎器處理
蛋黃: 煮水煮蛋,取出蛋黃後加點水用湯匙壓碎
我真的超討厭寫作文,因為我一直覺得我的手跟不上我的腦袋,想的東西總是無法用文字完整呈現。 現在當了二個女兒的媽,因為日漸衰退的記憶力,為了日後還能記住與女孩們相處的點點滴滴,努力將這過程轉為文字與相片記錄下來。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The Ordinary 超過十項產品使用心得(持續更新中)
在某天ASOS閒逛時第一次發現這品牌,一開始看到品牌包裝及產品命名還以為是化工原料來著。因為產品價格實在太便宜了,忍不住在網上蒐尋了一番,這才發現原來這品牌已瘋靡歐美地區一段時間,我在2017年5月才開始入坑,已經有點小LAG了。 入坑快兩年來,陸陸續續用過十...
-
在某天ASOS閒逛時第一次發現這品牌,一開始看到品牌包裝及產品命名還以為是化工原料來著。因為產品價格實在太便宜了,忍不住在網上蒐尋了一番,這才發現原來這品牌已瘋靡歐美地區一段時間,我在2017年5月才開始入坑,已經有點小LAG了。 入坑快兩年來,陸陸續續用過十...
-
卸貨文有提到,生產時誤打誤撞住進了樂得兒病房 雖然貴了點,不過待產的經驗還滿好的,至少生產時不用爬上爬下,也不用聽到其他產婦的慘叫聲,自己也可以肆無忌憚的鬼叫 在病床的正對面,從左到右: 有寶寶處理檯、體重機、小冰箱跟不知名的的桌子 病床的右邊,有一張陪病床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