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看過寶寶後,已經過了二個月了,幸好這是二寶,有了大寶的經驗,這一胎神經放得很大條,不然二個月不知道寶寶長得如何其實還挺令人擔心了。
這裡的超音波檢查是禁止攜帶15歲以下的成員進入,第一次先生以不知道這規定加上我法文不行的理由,硬把大寶給帶進去,這招這次不管用了,在醫生堅持下,我自己單槍匹馬赴會。一開始醫生簡單問些問題,如: 孕前體重、目前體重、先生身高及大寶何時出生、出生的體重,這些我居然都聽得懂,也很容易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我以為我有聽懂,沒想到卻是牛頭不對馬嘴,醫生問的是我想不想知道胎兒性別,我以為她問我知不知道性別了,害我一直說non non non,她就以為我不想知道了。
接著就是最期待的時刻了,醫生照了頭圍、心臟各心房心室及血流、量了耳朵大小、照了臉部一些部位、數手腳指數量、量腹圍、腎臟大小、腿骨長度、看胎盤位置及羊水量多寡,可能有些我忘了,總之過程花了30分鐘,其間還看到寶寶疑似在吃胎盤的樣子,口中還冒出一些泡泡,醫生捕捉到寶寶吃大姆指的照片,印了一大張A4大小的照片給我帶回家,另外還有一張是側臉照,也是A4大小,還有兩張上述各項檢查的縮圖。總之結論一切正常,寶寶重量約460g,還有些數據我還沒查字典。最後醫生問我有沒有問題,我請醫生開獎,她才納悶剛剛不是說我不想知道嗎,還特地用英文問: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sex? Because you just told me you don't want to know. 我才發現剛才的誤會,她又特地照了一下寶寶兩腿間,噔噔噔,這胎還是女寶! 醫生請我去候診室叫先生進來,我先生以為有狀況,或者要跟他說寶寶的男的,一知道又個是個小公主後,臉上可樂的。我本來以為是個男寶,不過幸好還是女孩兒,這樣衣服不用再重買了,哈哈
隔天又是跟Dr. Q的會面,沒想到又跟上次一樣要內診,一樣量體重、血壓及子宮底長度,另外是內診不曉得摸什麼。這次比上個月重了2kg,跟孕前相比重了5kg,現在才22週,後期還有得胖的,我想該是要忌口了,不過最近一吃多胃就不舒服,但半夜又會餓到受不了,害我這兩天睡前還要吃片餅乾,這下子又得戒了。
上次稱讚實驗室抽血技技術之好,這次得到現世報了。之前都是女性,這次換了個男的,不曉得是趕下班還怎樣,講話速度之快,關門也很快,還把我先生給關在門外,就連下針也很快,我都沒發覺血在噴他就收針了,不過這麼快技術卻不怎麼樣,我離開診間時發覺手臂在脹痛,一會兒拆開棉花才發現抽血處腫起來,皮膚下都是積血,都不曉得要過多久才會消了
我真的超討厭寫作文,因為我一直覺得我的手跟不上我的腦袋,想的東西總是無法用文字完整呈現。 現在當了二個女兒的媽,因為日漸衰退的記憶力,為了日後還能記住與女孩們相處的點點滴滴,努力將這過程轉為文字與相片記錄下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The Ordinary 超過十項產品使用心得(持續更新中)
在某天ASOS閒逛時第一次發現這品牌,一開始看到品牌包裝及產品命名還以為是化工原料來著。因為產品價格實在太便宜了,忍不住在網上蒐尋了一番,這才發現原來這品牌已瘋靡歐美地區一段時間,我在2017年5月才開始入坑,已經有點小LAG了。 入坑快兩年來,陸陸續續用過十...
-
在某天ASOS閒逛時第一次發現這品牌,一開始看到品牌包裝及產品命名還以為是化工原料來著。因為產品價格實在太便宜了,忍不住在網上蒐尋了一番,這才發現原來這品牌已瘋靡歐美地區一段時間,我在2017年5月才開始入坑,已經有點小LAG了。 入坑快兩年來,陸陸續續用過十...
-
卸貨文有提到,生產時誤打誤撞住進了樂得兒病房 雖然貴了點,不過待產的經驗還滿好的,至少生產時不用爬上爬下,也不用聽到其他產婦的慘叫聲,自己也可以肆無忌憚的鬼叫 在病床的正對面,從左到右: 有寶寶處理檯、體重機、小冰箱跟不知名的的桌子 病床的右邊,有一張陪病床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