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法國之旅--dinan覓食篇

在探險剛開始時,在那條又愛又恨的jerzual路上發現了一家可麗餅店,台灣的可麗餅是吃過不少次,但道地的法式可麗餅卻始終無法一親芳澤。

不曉得那根筋不對,沒想到老爺主動問我想不想吃下午茶,他一向很不喜歡我在正餐之外亂吃東西的,我想是他開車累了,藉口想休息一下,我只好勉強答應了。



▼店門口,這是回程才補拍的



我們各點了一份可麗餅及一杯蘋果西打(cidre)

▼cidre不用等,一下就送來了,而且當地的習慣是用碗裝的。cidre有分甜跟不甜的,剛好這碗是不甜的,我覺得像是有蘋果味的啤酒。





等了好一會兒,可麗餅終於來了

▼他的可麗餅佐藍莓果醬





▼我的是蜂蜜杏仁可麗餅





▼斷面秀





法式可麗餅,應該說是布列塔尼區的可麗餅,餅皮較厚,口感較Q,也很有香氣,而法式可麗餅則餅皮較薄、口感較軟,台灣的可麗餅則偏硬、脆

其實各有特色,但這可麗餅還滿我讓驚豔的。



再來就是晚餐了。

本來晚餐還是想用可麗餅解決,不過是鹹的。但由於大雨突襲,實在沒辦法好好挑餐廳,剛好看到這家燈光美氣氛佳,又有不算貴的menu set,雖然沒辦法滿足我想吃鹹可麗餅的慾望,還是決定走進去了。



▼餐廳內部,我們是第一組客人,偷偷照一下像。







▼沒在menu內的品項,疑似是蕃茄泥,老闆娘說是讓我們等候餐點時先墊墊肚子。沒想到接下來就是無止盡的等等等。





吃完蕃茄泥,又不曉得等了多久,前菜才上場

▼前菜,他的馬賽魚湯,味道滿濃郁的





▼我的生火腿哈密瓜沙拉,也滿不錯的





我還故意放慢速度,為了不想等太久,但仍舊是等待。

主菜終於來了

▼他的choucrourte(豬肉製品加上醃高麗菜),份量夠,味道也不錯





▼我的主菜就空虛多了,雞胸、麵條跟不知名的醬汁。因為我嗜澱粉如命,一定要來點麵或飯,沒想到又踩到地雷。





終於吃到最後一道了,就快解脫了。等等等....



▼甜點又是可麗餅。餅都涼了,可見老早就做好的,那為什麼還讓我們等那麼久呢?





這幾道吃完我們足足花了二個小時,而我們還是第一組客人喔! 隔壁一桌英國客人在我們之後抵達,等我們吃完甜點,他們才剛要選甜點,真不曉得他們幾點才能離開這地方

這家餐廳只有一位服務生,舉凡點餐、上菜、換餐具(是的,每吃完一道菜就得換一次餐具)、收捨桌面,所有事情都得一手包辦,而老闆娘只上了那杯蕃茄泥後就負責與廚師跟客人哈拉。

難道速度快不起來。

雖然說二小時的用餐時間在法國是習以為常,開了數小時的車,加上上下坡的路程讓老爺非常累了,所以那二小時對他而言簡直是渡日如年。

來到這種高級的餐廳,還是得平心靜氣、優閒地好好享用才對。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法國之旅--Dinan迪農

在大西洋沿岸待了一星期後,接著將轉往旅程中的另一重點—布列塔尼及諾曼地。此行最主要的是去聖米歇爾山朝聖,但從chatelaillon-plage到聖米歇爾山距離實在太遙遠,勢必得找個休息站才行

我的目標一直在南特及漢恩中間猶豫不定,但老爺卻對大城市沒什麼好感。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閱讀了幾篇blog文章,發現了Dinan這城市,這城市有著許多在我眼裡看來非常迷人的半木條屋,怎麼可以錯過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資訊引用自mook網站(http://travel.mook.com.tw/globalinfo/area.php?gid=2610)

迪農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一千年前,1283年時這裡成為公爵領地,而這也是最早城牆建立的時間,只不過,讓迪農真正在布列塔尼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則是百年戰爭時帶領軍隊成功抵禦英軍的布列塔尼英雄Du Guesclin。直到19世紀前,迪農一直都是布列塔尼地區的進出門戶,也是當地的商業重鎮,包括許多紡織品與帆船布料,都是從這裡生產,並向外運送。雖然法國大革命時,迪農也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但幸好大部分的城牆及城內15世紀的古老半木條屋,都尚稱保存良好。迪農是法國進入布列塔尼地區的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平均35公尺高的城牆(Ramparts),最早建立於13世紀。目前城牆總長約為3公里,是布列塔尼地區保留最為完整的古時城牆,除了城牆之外,大部分的城門也約都建於13世紀,14世紀時則增建了迪農城堡(Château),15世紀時則大約是各個塔樓建造的時間。不少房舍都是依著城邊而建,城牆就是房舍現成的牆壁,這是因為19世紀時,迪農政府無法籌措足夠資金保護城牆,因此就將城牆分段賣給了居民,雖然這在當時是個不得已的決定,卻意外讓城牆保持十分良好的狀態,也成了一段美談。

【交通資訊】

由巴黎蒙帕納斯車站(Paris-Montparnesse)搭乘TGV火車約2小時40分鐘至Dol de Bretagne,換地方火車約20可達迪農,每日僅有一班次。從漢恩出發則可搭乘火車,同樣在Dol de Bretagne換車,車程約1小時。開車族若由漢恩出發可走N137號公路,至迪農接D794,路程約55公里。從聖馬羅出發則可走N137號公路,至迪農接N176公路,約35公里可達。

【旅遊諮詢】

地址:9 rue du Château 65 261 Dinan

電話:02-96-87-69-76

傳真:02-96-87-69-77

網址:www.dinan-tourisme.com

旅遊服務中心提供各種導覽參觀服務,4月~6月、9月每週六15:00出發,在7、8月份還有英語導覽,每週二、四、六14:30出發。10~12月則需事先預約。費用為成人5€、孩童2.5€。

【注意事項】

強烈建議在春天與秋天人潮較稀少的淡季前來觀光,不僅能夠多了一份旅遊的閒情,也不需面臨一床難求的窘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上10點從chatelaillon-plage出發,到了迪農已經是下午3點半了

因為GPS耍烏龍,一直指引我們錯誤的方向,明明路是單行道,卻要我們往裡頭鑽

更扯的是,它還帶領我們走一條斜度近40度的下坡,而路的盡頭是個死胡同

光為了倒車就花了不少時間,因為小車馬力不好,離合器也羞點罷工不幹了

幸好還是脫困了

一開始就出師不利,希望接下來不會再有trouble了

趕緊到旅館check-in,向旅館主人拿了份地圖,出門探險去了!

迪農是座由古老城牆圍繞起的城市,因此城牆四周也有不少城門

▼從旅館走出來一小段路就看得到的la porte saint malo





在還沒到迪農前就已經在google earth玩過不少的虛擬實境,最吸引我的除了半木條屋外,就屬河岸風光了

整個古城是在山上區,而河岸在山腳下,因為我們待的時間不多,能夠參觀的時間只有4-5小時,為了不留下遺憾,河岸是我的第一站



▼充滿歷史氣息的古老建築及石板路,可以看出來路有陡,但實際上更陡





接下來看看河岸風光

▼橫跨La rance河的大橋,也是主要聯外道路




▼站在雙洞橋往河岸看




▼有名的雙洞橋,是攝影愛好者會來取景的地方,但我技術不好,拍不出它的美




離開了河岸,就得苦命的由原路往上坡走。其實這條路(Rue du Jerzual)有很精美的小店可逛,我買了幾塊手工香皂回來。

在這條上我也品嚐了人生第一次的道地可麗餅,下一篇再分享。


本來計畫沿著城牆走完一圈,但沒想到供行人步行的城牆只有一小段,還是看看照片吧!

▼在英式花園上的置高點往河岸看,又是不同景象。





▼站在城牆上,底下這條路就是那有點恐怖的下坡


▼城牆


▼建築物排列櫛比鱗次地很有層次感


▼我最愛的半木條屋




▼這棟房子非常有歷史,很有幸地能夠在它底下躲雨


在布列塔尼見識到它詭譎多變的天氣,一下大晴天、一下烏雲密佈、下一秒就傾盆大雨。好在下雨的時間接近晚餐時間,並沒有影響太多行程。

下一篇是Dinan美食篇。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法國之旅--ile d'aix

又回到了la fumee,不過這次不是為了挖貝殼,而是要搭船去外島了

這座小島在5年前曾去過,當時沒有車開,只能搭公車去到la rochelle,再搭那裡"貴鬆鬆"的船

不僅花錢也很花時間,一趟來回要17歐

這次發現原來從la fumee也有船班,時間只要20分鐘,重點是船票只要10.5歐!



▼這是待會兒要搭的船





不要看我還有時間拍照,當天我們到的時間距開船只剩下3分鐘不到,而且已經有遊客開始登船了

幸好這裡賣票的很free,沒有要求如票上所說的要20分鐘前購好票

看看還有不少人等著上船,匆匆忙忙的拍了張照,又匆匆忙忙跳上船



▼船開始駛離了這個不太像港口的港口





▼在船上拍的,一艘快艇拖著一串帆船





很飛快的時間,終於到了ile d'aix



▼在玩濾鏡,拍出了這張藍到發黑的景





▼從這座島可以近距離看到fort boyard,其實我是用長鏡頭





▼要進入城內的城門,剛剛那張藍到爆的河即是護城河





▼整座島的平面圖





這座島說大卻很小,說小但要走完一圈可也是會要人命的

5年前曾想挑戰走完一圈,但走到一半就放棄了,這次是要來雪恥的



從平面圖可以看到,島上主要的商業活動及建築都集中在左下角,

所以要開始健行環島前,一定要在這裡先填飽肚子及補充飲水再上路

也順便拍拍照



▼島上常見的花





▼被路牌騙進來的偽博物館,不過門口還挺美的。這是一家展示牡蠣殼製成的裝飾品,進去看製作過程要收費,就趕快溜出來了





雖然時間還不到11點,但為了順利完成環島挑壯舉,還是早早買了島上唯一一家麵包店的三明治及甜點,找個涼快的樹蔭,野餐了起來



▼這次打算由島的左下角順時鐘繞行,一開始就有美麗的沙灘展開序幕





不過氣溫真是天殺的熱,根本沒心情享受美麗的風景,尤其這一段路程都沒有樹木遮避,簡直像在烤人乾



▼好不容易走了一會兒,看到唯一一座供人參觀的防空洞(?),迫不及待跑進去避暑,裡面真是涼快,差點不想出來





接下來的時間我根本沒心情拍照,一路上都是烈日陪隨著碎石子路,腳步與心情一樣沈重

偶而看到有馬車經過,對,這島上有提供馬車環島的行程,看著馬車上開心的人們,真是強烈的對比

不管了,這是自己定下的目標,絕不能再半途而廢了,除了加油還是加油!

好不容易通過的烤人乾區,進入了森林區,目標已達成了一半

通過了森林,又進到烤人乾區,不過心想目標就在眼前了,腳步也逐漸加快



▼這就是最後一段的烤人乾區,後方那些樹根本不在道路旁,起不了遮蔭效果,真想建議市公所多種些樹在道路兩旁,不過他們一定以為沒幾個"盤子"會像我們一樣,大家應該花錢搭馬車才對。沒關係,人窮志不窮,有志者事竟成的!





▼走過這座城門,又可以回來市中心了。喔耶!





▼沒圖沒真相的馬車





這次總共耗費3小時完成環島,經過烈日的洗禮,在我小腿上留下七分褲的印記,至今仍未褪去。



後記: 寫網誌才發現,原在這座島以曾囚禁拿破崙而著名,在滑鐵盧戰敗後,曾在這島上待上一星期,接著就移監至聖赫勒島(St. Helena),結束他輝皇的一生。

The Ordinary 超過十項產品使用心得(持續更新中)

在某天ASOS閒逛時第一次發現這品牌,一開始看到品牌包裝及產品命名還以為是化工原料來著。因為產品價格實在太便宜了,忍不住在網上蒐尋了一番,這才發現原來這品牌已瘋靡歐美地區一段時間,我在2017年5月才開始入坑,已經有點小LAG了。 入坑快兩年來,陸陸續續用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