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第一次產檢-8W

還記得在台灣孵大寶時,一發現二條線立馬直衝診所,那時才五週,八週又回去看心跳,十二週我就轉到預定生產的醫院去。


在法國產檢不像台灣那麼方便,要先挑好一家生產醫院,然後打電話去拿個約會(法文叫 Prendre un rendez-vous)。聽說熱門一點的區域在一發現懷孕了就得先預訂好生產床位,在網路找相關資料時還發現有其他台灣同胞拿到的約會日期居然是在生產完後,太搞笑了吧。所以法國人有個習慣,如果真的急著看病的,最好直衝醫院或診所,通常醫院都不會拒收。所以溫良恭檢讓在法國是行不通的,會吵有糖吃才是王道。


這次在11月中(6W)時發現二條線了,先生就打去醫院要求約會,對方一開始就回答: 最快要等到聖誕節後。他只回了一聲: QUOI? (什麼?),不曉得是不是他太兇把對方給嚇了,不過她馬上改口: 喔,Q醫生12/4有空,留給我基本資料吧。


就這樣莫名其妙約到了時間,但我們完全沒有選擇醫生的機會。不像在台灣,各大型醫院都早已線上掛號了,早上掛下午就可看診,要挑那個醫生滑鼠動二下就好了,真不曉得法國人為什麼要把這麼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第一次產檢來了,先到櫃台報到繳交保險卡及護照,櫃台小姐再次確認基本資料,然後印出一張有我名字以及有好多條碼的貼紙,我們就到等待室等醫生領件。


Q醫生來了,是個上了年紀的老先生。他問了一些問題,不過我都在旁邊發楞,靠我先生去面對。接著我被帶到另一間超音波室去做陰超,照完後他只說了聲一切正常就沒多做解釋


回到醫生診間,說是診間,比較像是他的研究室吧,一張書桌擺滿了文件及一台電腦,有一整面全是書籍的書櫃,像極了學校的教授研究室,除了裡面有個用來內診用的小空間,沒想到我這次也用上了,一次產檢我脫了兩次褲子,雖然生過小孩早已見怪不怪了,還是有點小尷尬。這次的內診他看了很仔細,我在台灣還沒經歷過;  還採了檢體,在台灣也是產後回診才做抹片。


他問了我的疫苗記錄,我那個年代可沒有那玩意,都是小學、中學時全校集合施打,根本搞不清楚打過那些疫苗了。既然沒記錄,免不了抽個幾管血來瞧瞧,不過居然不是個醫院做,要另外到外面的Laboratoire。他也幫我約了12週的初唐檢查,也是在外面的診所做。法國的醫療分工還真細


整個產檢過程超過半個小時,而且全程由醫生一人負責,沒有護士的喲! 約診的好處就是不用等太久,時間到了出現在醫院就好,病人節省時間,醫生也不用超時工作。在台灣這樣悠閒的看診過程可是前所未見,還是我在外省也有差,說不定巴黎的醫院像個戰場也說不定。


一週後,我的抽血結果寄到家裡來了,有一張我的血型卡,以後要一直帶在身上,另外還有德麻、C型肝炎、水痘及弓漿蟲的疫苗結果,好像跟台灣做的不太一樣。



 


The Ordinary 超過十項產品使用心得(持續更新中)

在某天ASOS閒逛時第一次發現這品牌,一開始看到品牌包裝及產品命名還以為是化工原料來著。因為產品價格實在太便宜了,忍不住在網上蒐尋了一番,這才發現原來這品牌已瘋靡歐美地區一段時間,我在2017年5月才開始入坑,已經有點小LAG了。 入坑快兩年來,陸陸續續用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