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The Ordinary 超過十項產品使用心得(持續更新中)

在某天ASOS閒逛時第一次發現這品牌,一開始看到品牌包裝及產品命名還以為是化工原料來著。因為產品價格實在太便宜了,忍不住在網上蒐尋了一番,這才發現原來這品牌已瘋靡歐美地區一段時間,我在2017年5月才開始入坑,已經有點小LAG了。






入坑快兩年來,陸陸續續用過十多樣產品,上面是去年黑五在ASOS及官網的屯貨。
先介紹自己的膚況,畢竟產品的好用與否跟膚況有很大的關係,今年剛過40,混合偏油,年輕時就有鼻翼兩側及鼻頭毛孔粗大的困擾,老了以後還是一樣,加上年紀增長,地心引力更加凸顯毛孔問題,因此購入產品主要目的以改善毛孔及抗老
廢話不多話,直接進入正題(以下圖片取自The Ordinary官網)

<角質毛孔調理>


原        文: Glycolic Acid 7% Toning Solution
中        文: 甘醇酸去角質爽膚水
主要功效: 去角質
使用時間: 晚上使用,每天至多一次
使用步驟: 洗臉之後、使用精華液之前。以化妝棉沾濕化妝水,擦拭臉部及頸部肌膚,避開眼周區域。
喜愛程度: 💗💗💗💗(滿分5顆心)
心        得:
真的很刺激!!所以我扣了一顆心。以前完全沒用過任了酸類,除了水楊酸,一開始一星期用兩次,用了幾個星期後臉上開始出現紅、腫、癢等過敏現象,就連本來用得好好的水楊酸也會讓我過敏,嚇得我把它丟進冷宮住,一下子損失兩員大將。過了快一年 ,因為用了某產品讓我下巴出現深層閉鎖粉刺,怎麼擠都擠不出來,無計可施下只得再把它請出來,沒想到它讓我的下巴又開始平整了起來,從此之後又把它加入日常保養行列。一週使用兩次,隔天臉有較平滑的感覺,如果對酸類適應良好,真的滿推薦它!



原        文: Salicylic Acid 2% Solution
中        文: 水楊酸去角質精華
主要功效: 去角質、去痘疤、軟化角質、溶解黑頭粉刺、淡斑
使用時間: 日間和夜間
使用步驟: 洗臉之後,面霜前使用
喜愛程度: 💗💗💗💗(滿分5顆心)
心        得:
要不是因為上面那個傢伙它是有機會得到五顆心的。還沒過敏之前,它是我消痘好幫手,開始紅腫的痘痘只要點上一點點用量,隔天就消了一大半。但開始過敏後,怎麼用它怎麼脫皮,現在只能把它用在消滅背痘。總之,有痘痘問題找它就對了!



原        文: ​Niacinamide 10% + Zinc 1%
中        文: 菸鹼醯胺平衡控油精華
主要功效: 平衡皮脂、改善毛孔問題
使用時間: 日間和夜間
使用步驟: 面油或面霜前使用
喜愛程度: 💗💗💗💗💗(滿分5顆心)
心        得:
控油真的很有感,持續用完二瓶,毛孔感覺沒那麼囂張,但不是完全不見。用完二瓶後有點膩了,目前停用中,不過我仍舊屯了二瓶,夏天再來翻它的牌。


<抗老修復>




















原        文: Buffet
中        文: 抗老精華
主要功效: 抗衰老、修復
使用時間: 日間和夜間
使用步驟: 面油或面霜前使用
喜愛程度: 💗💗💗💗💗(滿分5顆心)
心        得:
其實抗老產品有點擦心酸,不擦怕老,擦了又沒立即功效。所以抗老效果不知道有沒有,但至少它很保濕,又沒讓我亂長東西,每次擦它就告訴自己: 有滿滿有胜肽喔,超補的! 心戰喊話也是良藥。去年黑五官網罕見地出現大特價,我買到了一瓶才5歐的buffet,不過每人限購二瓶,希望今年也能如此幸運。





















原        文: ​Matrixyl 10% + HA
中        文: Matrixyl抗老精華
主要功效: 抗衰老、修復
使用時間: 日間和夜間
使用步驟: 面油或面霜前使用
喜愛程度: 💗💗💗💗💗(滿分5顆心)
心        得:
跟buffet一樣是胜肽產品,但不同的是,buffet結合多項胜肽產品,而這瓶主要是以五胜肽為主,據說五胜肽主要對抗靜態細紋,而六胜肽則是動態細紋。這瓶比buffet更加濃稠,保濕度一樣有,老實說我感受不出來更大的差別,因此我是用完一瓶buffet後換一瓶matrixy。






















原        文: ​Argireline Solution 10%​
中        文: 六胜肽抗皺精華
主要功效: 抗衰老、修復(動態皺紋)
使用時間: 日間和夜間
使用步驟: 面油或面霜前使用
喜愛程度: 💗💗💗💗💗(滿分5顆心)
心        得:
這瓶是六胜肽,純水狀,完全不黏稠,擦起來完全不負擔,也不會亂長東西。官網建議用在額頭及眼周等會因表情而產生動態皺褶的地方。我只用完一瓶,不是它不好用,而是它不好買,常常在各大通路都缺貨。它跟上二瓶一樣是抗老抗皺產品,需要長時間使用下才看得出成效,我也會持續把它納入屯貨清單中。




















原        文: Granactive Retinoid 2% Emulsion​
中        文: 2%維他命A醇衍生物乳液
主要功效: 抗衰老
使用時間: 夜間
使用步驟: 水精華液之後,面油或面霜前使用
喜愛程度: 💗💗💗💗(滿分5顆心)
心        得:
這瓶是淡黃色、很稀偏水狀的乳液,因為質地的關係,用起來很清爽。
聽說一開始會有爆痘期,還沒用之前心裡很是擔心,為了抗老我還是拼了。第一次用就超有感,因為隔天我的下巴開始脫皮長粉刺,但很幸運的是我沒經歷可怕的爆痘期,用久皮膚習慣後脫皮長粉刺的狀況也漸漸改善。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擦完隔天皮膚摸起來很細緻。目前為止用了快二年,第二瓶才快用完,我不敢每用使用,都是間隔一天,所以用量很省,不過黑五在官網買到了一瓶2歐,我又屯了2瓶,這下子可以用到天荒地老了。


<美白抗氧化>




















原        文: ​Ascorbyl Tetraisopalmitate Solution 20% in Vitamin F​​
中        文: 脂溶性維生素C美白抗氧化精華油
主要功效: 抗氧化、美白
使用時間: 日間和夜間
使用步驟: 水狀及精華液後使用
喜愛程度: 💗(滿分5顆心)
心        得:
主要成份為脂溶性維他命C,因此這項產品為油狀基底(有荷荷葩油及角鯊烷)。有提亮膚色及減少衰老跡象,我膚色算白,尤其在歐洲更不追求過於白皙的膚色,因為我單純是以抗衰老為訴求。不過呢,美白抗衰老我還沒看到成效,我的下巴先感受到了副作用,剛用沒多久,我的下巴及額頭開始閉鎖型粉剌,尤其是下巴,又腫又痛,怎麼擠就是擠不出來,過度擠壓的後果就是造成發炎化膿,但因為是閉鎖型,完全沒有開口,只能忍痛拿消毒過的針頭硬插出一個洞把膿液排出,最後是靠甘醇酸把剩下的大粉剌給代謝掉。但很奇怪的是,我的臉部中段完全沒長怪東西,目前我也只擦在中段位置,不過這樣擦了好幾個月,我還是沒發現額頭下巴及中段有明顯的膚色差異,但有沒有效沒關係,會亂長東西就是大忌,所以這瓶擦完後就是謝謝不連絡。





















原        文: EUK 134 0.1%
中        文: EUK 134抗氧化精華
主要功效: 抗氧化
使用時間: 日間和夜間
使用步驟: 水狀及精華液後使用
喜愛程度: 💗💗💗(滿分5顆心)
心        得:
據官網上說明,EUK134是迄今最強抗氧化劑之一。說到抗氧化,我一直覺得這是個很抽象的名詞,到底抗不抗氧化在皮膚上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有擦抗氧化產品是不是就會老得比較慢呢?
這瓶雖然不含油,是形態滿像角鯊烷一樣滑滑的,帶咖啡色,對我來說沒什麼異味。第一次擦上它,馬上在我臉上出現一塊塊紅斑,不痛不癢,過一陣子就褪了。爬了官網發現有人也有此反應,官網回答這是有點輕微過敏現象,如果不嚴重可以繼續使用,我就真的繼續用下去。不過就像我上面說的,除了紅斑外,我沒發現有其他改變,要不要再買下一瓶我也挺猶豫的,TO家還有其它抗氧化劑,有機會全部試完再來決定吧。


<保濕補水>




















原        文: ​100% Plant-Derived Squalane
中        文: 100%純植物提取角鯊烷油
主要功效: 保濕
使用時間: 日間和夜間
使用步驟: 水狀及精華液後使用,或護膚最後一步保濕步驟
喜愛程度: 💗💗💗💗💗(滿分5顆心)
心        得:
我通常都在冬天使用,即使住在相對濕度不到50的地方,但因為我是混合偏油膚質,用它就很夠力,夏天我就HOLD不住了。
清爽不負擔,也不會讓我長粉刺,光這點就能讓我繼續支持下去。也可擦在髮尾減少乾燥斷裂,增加光澤。





















原        文: ​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s + HA
中        文: 保濕乳霜
主要功效: 保濕補水
使用時間: 日間和夜間
使用步驟: 護膚最後一步保濕步驟
喜愛程度: 💗💗💗💗(滿分5顆心)
心        得:
白色乳霜狀,質地看起來很厚重,但擦起來卻是清爽不油膩。我通常在夏天使用,冬天有點不夠力,偶爾會搭上二滴角鯊烷 ,感覺保濕更上一層。保濕度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取代性很高,重點是它不會讓我亂長東西,目前用完一瓶30ml,第二瓶100ml也快見底了,沒有意外的話會繼續回購。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Tiny Love Gymini Kick&Play 遊戲墊

我最近真是網購上了癊,因為帶著新生兒已經很久沒出門購物了,手癢的症頭比以前更嚴重,而且不定時找藉口買東西。
這次的藉口是寶寶一直睡在搖床裡覺得她很無聊,而且她手腳活動次數更多了,該是找到健身架讓她好好運動。
之前在台灣幫大寶買了樂雅三用健力架,又收到恩典牌的費雪古典聲光健身器,這兩項也是育兒界的明星,不過這兩項體積有點龐大,就沒跟著我們來到法國,所以勢必再買一個。
我也訂出夢幻健力架的要求: 要多功能、有音樂且可以玩很久。
本來找到一組費雪可變身成搖搖馬的健力架,不過找遍了各大網站都沒販售,熊老爺還跑去玩具反斗城幫我找,但偌大的城裡滿是健力遊戲墊,他打電話回來告訴我,我一口回絕了遊戲這個選項,因為我壓根覺得它們沒滿足我要的多功能、有音樂及可以玩很久。
但不曉得哪根筋不對,剛掛完電話我馬上上網做起遊戲墊的功課,找到兩個似乎滿足我條件的傢伙: 費雪熱帶雨林遊戲墊及Tiny Love Gymini Kick&Play 遊戲墊。又爬遍了媽媽們的使用心得,一句話讓我決定誰出線: 熱帶雨林的墊子較小喔!
兩個價錢差不多,當然買墊子大的,好了! 就是你了! 來我家吧~~~沒想到講完這心願,5天後它就躺在我家了

這次是個新網站Rose ou Bleu,公司在德國,採DHL送至法國,再由法國的郵局送來,效率不錯,下訂到收到只要5天。網站上很多德國的產品,這次我是比價各國的AMAZON,它們家的價格最低,65.9歐元,我拿到5歐折扣,最後以60.9歐入手。但奇怪的是,為什麼台灣的網拍卻賣不到一千元的價格呢?

來開箱吧

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別為: 袋子的正面、背面,健力架的的骨幹及7件玩具(音樂板沒拍進去)、遊戲墊


 以下是7件玩具特寫:
肚子有珠子的紫色長頸馬、串珠固齒器、綠頭鴨風鈴、葉型牙膠


同樣是肚子有珠珠的獅子、大片安全鏡、音樂板的兩面
音樂板有兩種模式,連續撥放10分鐘莫札特音樂或是遊戲模式,遊戲模式可將板子立著讓寶寶用腳丫子踢,或是把板子平放讓寶寶用手拍,不管是踢或拍,會撥放一小段音樂搭配著燈光,共有三種音樂,音樂還滿可愛俏皮的。


遊戲墊上也有玄機,肚子有響笛的棉羊、尾巴是響紙的松鼠、臉有響紙及立體鬃毛的長頸鹿、太陽及小花響紙


組裝方式很簡單,把骨架中間的扣子扣上,撐開成十字型,四隻腳分開插入墊子上的小口袋,扣好扣子就行了


我收到的版本是由掛勾吊著玩具,但網上看到的版本都是骨架上有開洞。我的掛勾才6個,但開洞版的有16個洞。

連包裝上的圖示都是開洞版的


對了,這墊子還可以把四個角扣起來,讓寶寶有包覆感。剛組好就迫不及待把寶寶丟進去

連姐姐也跑進來湊一腳


她一開始緊盯著綠頭鴨


不小心撥到它發出的鈴鈴聲讓她嚇了一跳

隔天興趣轉移到紫色馬的身上

寶寶看到這麼多玩具吊在頭上,常常興奮到吱吱叫。我的寶寶已經很天使了,買這組玩具給她不是為了讓我喘口氣,她即使沒得玩也可以靜靜地躺著,只是我良心過意不去,不想她太無聊,看到她很開心覺得花這錢是值得了。

優點很多,但缺點也有。不曉得是不是寶寶還太小,音樂板用腳踢會發出音樂的功能完全沒有發揮,寶寶踢得很起勁但命中率還是零,連我用手拍都不見得會百分百了,靈敏度有待加強。
再來就是莫札特音樂只有一(還是兩)首,整個十分鐘都是同一首聽得有點膩,我以為樂雅健力器只有三首已經夠少了,沒想到它更少!

2014夏 La Redoute童裝

這次又是在夏日折扣季出手,美其名是為了那時還在肚子裡的EMILIE挑衣服,其實是為了在家待產沒辦法去店裡衝鋒陷陣的購物狂。之前就說過其實La Redoute的料子不太好,所以這次專挑另一個童裝品牌下手

以下都是VERTBAUDET
1 粉桃色短袖T-SHIRT2.86歐
這件有很多小設計: 肩部有開洞,袖子是公主袖,女孩的衣服上有真的流蘇

2、金色蛋糕裙 5.74歐
這件顏色超美,裡布有亮亮的金粉,但缺點就是下水時水面上漂浮著金粉,不知道洗久了會不會把粉給洗光了。記得以前在La RedouteF買過一件粉色蛋糕裙,接線部份超明顯,而且澎裙布料很硬,但這件完全沒這些問題,真的很物超所值

3、海洋系防風防雨外套 9.73歐
我拿4Y大小,現在大寶還不到3Y稍嫌太大,下擺作鬆緊帶,小人穿起來非常可愛。扣子是可愛貓咪圖案,左手臂的口袋也是貓咪,連拉鍊頭也是。這件附有二頂帽子,一頂是連在外套上的一般帽子(可拆),另一頂是漁夫帽,有扣子可以外套扣在一起不怕掉了。這件的訴求就是防風防雨,厚度就像一般風衣,材質很舒適。



4、又是睡袋 新生至兩歲適用 6.43歐
之前才買過一個睡袋,看到便宜又下手。上次是幫姐姐買的,這次真的是給妹妹的。長度很長,所以有扣子可把下擺往上收,採肩開扣,袋身有拉鍊可以把下擺完全打開,讓整個睡袋平舖開來,方便新生兒穿脫。雖然便宜但棉質觸感很好,厚度適合冬天使用

5、新生兒套裝6M  6.43歐
有帽子、包屁衣、睡衣及袋子。材質不算太厚,質感還可以,只有白色才有特價跟尺寸,買回來才覺得白色有點太單調了,而且戴白色帽子會不會有點怪怪的?

其實VERTBAUDET也有自己的官網可網購,價格跟在La Redoute買一樣,但La Redoute常常有折扣碼可以找,這次我只找到10% off。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2014夏 買很少的NEXT

自從2012買過一次NEXT後,這家衣服的材質讓我愛不釋手,但為什麼隔了這麼久才再次下手,還不就是歐巴桑愛買折扣品的緣故,這家只在英國有清倉折扣,其餘的終年不打折,所以常常讓我忘了他的存在。這次為了挑選寶寶睡衣,逛遍了法國各大童裝網站,東西不是貴到讓我下不了手,不然就是衣服不是前開,我不知道怎麼幫新生寶寶穿好衣服。
這次只買了26歐元,送法國買滿20歐即可免運費,反正都沒折扣,想要的時候隨時訂就好了。
本來定好某個星期一下訂單,4個工作天到貨,我最晚星期五可以拿到,不用多等一個週末,沒想到NEXT網站相當固執,我的台灣信用卡怎麼樣也刷不過,我還氣到直接申請了PAYPAL,不過PAYPAL也有一些程續要走,弄到星期三我還沒搞定,最後只好拜托熊老爺幫我申請個帳號來購買了。
廢話這麼多,看這次買了什麼

很簡單的NEXT提袋


裡面裝了少少兩袋衣服

  1. EMILIE的3-6M睡衣

細部花樣


每一件都有一個小設計,這件粉底小碎花有一個大大的貓咪

這件深粉紅貓咪花紋的在前面有兩個俏皮小口袋

最後一件也是我最喜歡的一件白底綠色小花,領口有波浪設計


寶寶現在2M,身高58cm,體重快5kg,穿3-6M的真的很大一件,腳大約還有5公分的長度,不過寬度不會大很多。材質還滿舒服的,雖然不會太厚,像是厚棉T的厚度,在現在這個季節(白天約25度上下)我只讓寶寶穿長袖包屁衣加這件睡衣


再來是幫大寶買的5件組內褲,穿起來很可愛,本來就打算讓大寶戒尿布時用的,以為要等很久才派得上用場,沒想到這天來得這麼快,當初雖然下訂時遇到重重困難,現在覺得有堅持要買是對的!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兔寶] 2Y10M踏上戒尿布之路

這個小馬桶在大寶18M時就買好等著她青睞,不過爬了大部份的戒尿布文都建議在2Y才開始戒,所以這個小馬桶就淪為她的玩物之一,把它當籃框丟球進去,或是變成貝殼收集桶。
我是個很隨性的媽咪,沒有任何時間表,都是由她自發性的戒掉所有壞習慣,這次我也在等她自己準備好戒尿布,儘管爺爺及外婆在旁敲邊鼓敲得很起勁,我還是不為所動。
這次踏上戒尿布之路不是她準備好了,而且我已經受不了尿布愈換愈大且號稱可撐12小時的幫寶適,仍然抵擋不了3小時的強力水注灌溉,褲子經常濕褡褡,她也因為褲子濕而哭哭啼嗙,既然都是要換褲子了,乾脆來戒尿布了,於是2014/09/15我開始展開革命之路

DAY1
起床後拿掉沉甸甸的尿布,換上新買的小內褲,告訴她: 今天媽媽不幫妳穿尿布了,如果妳想尿尿大便要告訴媽媽,媽媽帶妳去找馬桶寶寶(巧虎大神我也老早讓她複習過了)。
一個上午就陣亡兩件小內褲,第二次尿濕褲子還是當我在煮玉米濃湯時奶油麵粉才炒到一半,我請她等等,但尿了兩次褲子讓她很恐慌,在旁邊哭到不行。這兩次尿完她也知道不可以,所以接下來的午餐時間她一直拉著我進廁所,前前後後不下20次,每次都是上去坐不到10秒就急著下來,回到餐桌上不到10秒又拉著我去廁所。搞到最後我真的快爆氣了,我本來就不是很對耐心的人,我還是壓住氣求爺爺告奶奶麻煩她賞給馬桶寶寶一些甘霖。最後以尿一半在馬桶外的狀況結束這場戰爭,一頓飯吃了一個半小時才結束。
午覺時間讓她包上尿布,睡完午覺出門去放風也是包著,等到洗完澡才把尿布拿掉。她一樣重覆上午的狀況,最後是哭著尿濕褲子結束。

DAY2
早上因為出門幫她包著尿布,但她走到一半就一直抓著下體,我知道她想尿可是不敢尿,憋得很難過,我告訴她: 妳有穿尿布, 可以尿出來沒關係。
過沒多久她又停下來抓著下體,表情更扭曲了,原來她一直憋著,我很怕她憋出毛病來,仍然要她勇敢尿出來,褲子不會濕的。後來她應該是尿了,回家後換掉尿布是濕的。
下午回家洗完澡後又進行著,仍然是不斷的進廁所卻無功而返,最後是她哭著要進廁所,但其實老早就尿在地上結束。

DAY3
今早的尿布是乾的,希望她不是又憋尿了。一早又是一樣的情況,每次抱她上去坐完馬桶還是幫她穿回尿布,告訴她: 妳可以選擇要尿在尿布裡或是請媽媽帶妳去坐馬桶寶寶,但是不要憋著,這樣肚子會不舒服。
又一來一往耗了一個多小時,直到她尿了一點出來,我急忙把她抱上廁所,終於! 第一批甘霖降臨了,我抱著她歡呼,告訴她: 妳看! 很簡單吧,妳做得很棒。尿完也舒服了吧!
原以為我要成功了,沒想到隔沒多久她又開始夾緊雙腿走路,我知道她又想尿尿了,但把她抱上馬桶她又急著下來,我實在受不了一直進出廁所,我乾脆坐在裡面等她進來找我。我看著她因為尿急在外頭不知所措,她又開始哭了,原以為已經太遲,沒想到她還沒尿出來,我趕緊將她送上馬桶寶座,在旁邊幫她加油,第二次水源入庫了! 她尿完也會笑得很開心,希望她是真的學會了。
今天成功了幾次,不過都要歷經多次的煙霧彈,抱著近15公斤的重物讓我腰桿都快挺不起來了

DAY4
今早的尿布仍是乾,看來她是真的想跟尿布說拜拜了。
她會拉著我進廁所,雖然不是每次都有貢獻,至少她不排斥坐馬桶了。每次看她說要PIPI時的表情有時像在跟我鬧著玩,我總是不厭其煩重覆帶著她上廁所,只希望她會喜歡上坐馬桶上廁所的感覺。今天早上只尿了2~3次,每次的尿量都不多,其實還是擔心憋尿問題。
洗完澡後她仍會不定時要求上廁所,成功機率變高了,她似乎喜歡上按沖水鈕的快感。晚飯過後更成功大了第一次便。她聽到大便噗通掉到水裡的聲音還挺開心的
不曉得革命是否成功,同志仍當繼續努力

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Emilie 1-2M記事


  • 8/14~8/27回公婆家,可能剛到新環境的緣故,討奶的次數變多了。因平常在一樓活動,房間在二樓,要換尿布或餵奶都回到房間,前兩天光上下樓的次數差點讓我腿軟,尤其第一晚大寶二寶都睡不好,連帶大人也遭殃,整夜無法瞌眼,幸好第三天起變正常了。
  • 在公婆家最後幾天,她的喝奶頻率拉長至2小時,晚上可從10點睡到4點,有次還到5點,到目前為止(8/31)至少可撐6小時。早上6-8點還是會莫名大哭,都是哭一下休息一下,休息時好像剛剛沒哭過那回事,我一直覺得是腸絞痛,因為當她放完屁或大完便這段哭鬧期就會告一段落。
  • 滿月過後沒幾天臉上開始長出小疹子,一顆顆小小突起,周圍紅紅的,從右臉開始,接著左臉也有,如果是嬰兒疹,量沒有大寶那時那麼多。接近2M時疹子變不明顯了。
  • 光睡覺這一點就值得我稱讚,雖然我媽常交待不要在小孩面前誇獎,不然她會唱反調,那我用寫的總可以吧! 她很少需要哄睡,白天經常是喝完奶就會乖乖睡去,但睡得久不久就看她心情,晚上睡覺前喝完奶不會馬上睡,把她放在嬰兒床裡乖乖躺著,當然有時也會該該叫,但一旦把床推到房間,關了燈,她會自己慢慢睡去,所以我才會覺得她是天使寶寶。

大寶的狀況我在"我的Free Style育兒法"有提到,相較之下,不給二寶按個讚真的說不過去!


  • 8/31晚上9點左右讓她喝睡前奶,餐點到了尾聲她突然變得很燥動,嘴巴不斷尋乳,塞奶給她卻又吐出來,我把她抱起來走動,看她逐漸有睡意了,我坐著輕輕搖動,突然間她大量吐奶,連吐了4-5次,量大到把她內外衣弄濕了一半,外加4張餐巾紙也濕透了,我覺得起碼有100cc吧! 把我給嚇壞了,但她表情一直很自若,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樣子。這是第二次大吐奶,上一次剛好是回公婆家的前天,也是打完B肝疫苗的那天,不過上次的量只有這次的1/4,因為大寶從來沒吐這麼多,我那時已經嚇到吱吱叫,但這次的驚嚇指數有4倍之多。
  • 之前記錄大寶的記事常著墨在她的雙眼皮,二寶的狀況呢? 剛出生時一樣很單,但左眼偶爾會出現雙眼皮,右眼也有一點,但更偶爾了。目前為止左眼的雙眼皮待的時間比較久了,右眼的還是常請假不來,不過這次不像大寶那時那麼緊張兮兮的,想當年我以為大寶會遺傳到我的眼睛,現在不僅雙眼皮,連睫毛也又濃又長。講到睫毛,二寶剛出生時連睫毛都沒有,我看著她一天天變長,現在也快有0.5公分了。講得好像這個媽只關心外表似的
  • 9/8滿二個月健診,雖然還沒滿2M,也不知道當初是怎麼約的。今天打5合1跟肺炎鏈球菌疫苗,本來要加打卡介苗,但醫生似乎從沒打過卡介苗,還說: 我不曉得這些疫苗可不可以一起打,我去問一下。回來後說最好分開打,還反問我們上次是誰給我們醫囑打卡介苗給加進去的。最後還要我們去找PMI打卡介苗,因為卡介苗要打的位置比較特別,PMI經驗比較多。今天量的身高體重分別為56cm,4820g,上個月的身高是55.5cm,她說奇怪怎麼寶寶沒怎麼長大,我回家後自己量是58cm,不曉得哪邊出錯。總之這次健診完讓我們決定下次要換個醫生了
  • 9/13再量一次體重: 4935g。這個月只重了800g左右,跟書上寫的每天30g的進度有點落後
  • 滿二M前一週左右開始會對著人微笑,也發出類似"安咕"的聲音,嘴巴有時也會喃喃自語

Emilie 0-1M記事

剛出生時因為體重有點低(量腋下溫度,溫度計的溫度再加上0.5度,寶寶的體溫在36度左右),護理人員把寶寶衣服脫光,也要求我將上衣脫去,將寶寶放在我胸前取暖。


D1: 臍帶還沒掉就放在我身上,等臍帶剪掉後讓她嘗試吸奶,她吸得很順利,讓她輪流兩邊都吸,也不知道這時候有沒有奶,但她吸得欲罷不能,很難讓她停下來。但到了病房後她睡很熟,要硬塞還不行,護理師要我擠出一些奶水在她嘴唇邊摩擦,讓她有吸奶的興趣,試了一段時間終於成功了,不過自己試的時候成功機會不多。

D2: 睡的時間多,還沒建立作息,也是讓她想吸就吸。日夜不分,白天有時睡3小時,但半夜卻每小時討奶。

D3: 平均1-2小時討奶,半夜也維持一樣的頻率。今天變成石頭奶,本來以為是餐點的原因,後來猜測是早餐的鳳梨汁讓我發奶。

D4: 作息仍很亂,1-3小時討奶。2天沒大便,今天終於解放了,雖然護理師說有沒有大便沒關係,因為母奶好吸收,只要有放屁就好了,她的肚子也軟軟的,表示消化狀況良好。

D5: D4-D5的半夜從00:35睡到04:00,白天大約2小時討奶,今天從醫院返家


回家後也可以從00:00睡到04:00左右,喝奶時間也差不在1.5~2小時,直到第一次的快速成長期!
# 快速成長期: 寶寶這時候會頻繁討奶,幾乎是整天掛奶,為了幫媽媽提升奶量滿足寶寶所需。時期差不多是: 第10天、2週、6週、3個月

D9(7/20): 我本來的天使寶寶突然變成惡魔,她本來吃飽睡睡飽吃,不怎麼吵鬧也不太需要抱,但今天很不安份,幾乎半小時就討奶,喝完奶又不好好睡,一直吵鬧,讓我有點崩潰,以為我的好日子結束了,後來上網查才知道這是第一次快速成長期,但這段時期維持了好幾天,也銜接上了第二次快速成長期,直到D19(7/30)才緩和下來,從每天餵奶16、17次,降回原來的12次左右。

從快速成長期後,大約維持1小時討奶的頻率。晚上則是9-10點喝完奶,半夜2-3點喝一次,早上5-6點再喝一次,6-8點常常莫名其妙大哭,會很頻繁餵奶安撫。

D11(7/22): 臍帶掉了

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

2014/08/13 EMILIE滿月回診

日子過得很快,總覺得剛生完小孩沒多久,怎麼一下子就滿月了,當初大寶小時候多盼望她快點長大,現在卻相反,我好希望二寶的嬰兒期可以長一點,讓我可以好好體會她的成長過程。

從醫院出院時,小兒科醫生需先確定寶寶健康良好才准放行,並要求回家後每週量寶寶體重,可以至PMI量或請助產士到家裡。這兩選項先生都覺得太麻煩了,最後上網買了寶寶體重機,在家裡想怎麼量就怎麼量。
體重變化:
出生: 3110g
7/14: 2930
7/15: 2990
7/16: 3050(出院時)
7/23: 3360
7/30: 3660
8/6: 3880
8/13: 4110

法國規定新生兒每個月都要回診,因為住家附近沒有小兒科醫生,因此仍然選定我的生產醫院作為EMILIE的回診醫院。

我們約4:30的診,因為產檢時從沒等太久,沒想到小兒科卻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們等了30分鐘後才見到醫生來帶人。這30分鐘看起來很短,但這中間先是寶寶大便,她大便完又吵著要喝奶,全親餵的我只要衣服一掀就好,但怎麼就是找不到哺乳室跟換尿布的地方。寶寶一哭讓我整個心煩意燥,臭著臉要先生去問櫃台人員哪裡可以讓我們解決,哺乳室沒有,可以換尿布的廁所躲在另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小姐好心帶著我去,沒想到裡面有人截足先登了,等了2-3分鐘,因為不曉得醫生什麼時候會出現,只好先回去候診室等待,這時寶寶愈哭愈用力了,我只好當眾哺起乳來,寶寶才吸了不到5分鐘,醫生終於出現了…

來到醫生診間,先問了一些問題,但問了什麼我忘了,接著要我們幫寶寶脫去衣服,先生有點尷尬的說: 寶寶大便了。醫生老就見怪不怪了,請我們大方的換尿布,接著她先量體重,變成4140了,然後是觸診。我看著她直接拉著寶寶的手起身,但寶寶的頭沒跟上身體,看得我膽顫心驚,她說: 一切正常,但寶寶脖子張力不足,在家讓她多趴著訓練抬頭。我們反應了寶寶頭時常轉向同一邊,她摸了摸寶寶的頭說: 因為在子宮空間小,寶寶常是同一個姿勢,出生後也會習慣同姿勢,她的頭型現在正常,但要注意讓她平均兩邊躺的時間。

我寫這文章時是1M16D,寶寶仍然喜歡轉向右邊,以前她不太會動還會讓我擺佈,現在她脖子比較有力了,我幫她轉左邊她馬上回到右邊,我發現她右後腦比較扁了,希望她開始翻身後可以努力將頭滾圓一點,不要長大後怪我沒幫她把頭顧好,我盡力了喔!

這次主要是打B肝疫苗,下個月後回診要打三合一,卡介苗,還有二個我忘了。卡介苗在台灣是出生沒幾天就打了,在法國卻不是一定要打的疫苗,只要求上學前一定要注射,這邏輯還滿怪的,因為二寶一定會回台灣,在我們要求下醫生列入注射清單中。

喔對了,在法國是醫生先給醫囑,我們回診前先去藥局拿疫苗,到帶到醫院給醫生注射,醫院是不會"傳便便"的喲!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法國醫院產後病房及住院餐

我在La ROCHELLE 的Saint-Louis Hospital生產,這間醫院的婦科大樓於2011啟用,所以病房相當新穎,產後病房全部都是單人房,因此還沒生產我就已經開始期待住院的日子,住了5天4夜下來了,果然也沒讓我失望,除了餐點有點讓我吃不飽之外(誰叫孕期我就已經養大胃口),真的沒什麼好挑剔。

病房內觀(順時鐘繞一圈)

1 門口,左手邊是廁所門





2 病床正對面的電視,要付費觀看,每天2.8歐,所以這幾天過著沒電視沒網路的生活。電視旁邊有個超大置物櫃



3 置物櫃內部,置物櫃旁是一大片窗,不過我的窗外沒美景,只有跟隔壁棟病房的病人對看


4 陪伴者的睡床。醫院規定只有先生能24小機隨伺在側,不過因為要照顧大寶,先生晚上就回家去了,這床躺椅也沒出動的機會。它不能躺平而且身上有個插頭,我到出院時還是沒能研究出它的功能。




 5 我的睡床、寶寶睡床及寶寶處理檯。



 6 寶寶處理檯,桃紅色軟墊是寶寶放置處,換尿布、洗澡前的準備、洗完澡穿衣及小兒科醫生做檢查都是在這張軟墊上進行,它的旁邊是寶寶的洗澡盆,再旁邊則是洗手檯,我很喜歡這個設計,只可惜這張檯子沒辦法在家中呈現。


7、盥洗室,設計就很一般。




住院這幾天每天都有幾組人馬分批來巡視:

護士: 負責寶寶健康監控,每天詢問寶寶大小便及體溫狀況。

助產士: 負責產婦產後恢復況狀,每天量血壓及查看會陰。

另有一組不知名稱: 教導媽媽如何幫寶寶洗澡及臍帶照護。一開始我以為她們是護士,但她們也處理病床床單及寶寶檯的清潔,有時也看到她們幫我送餐。

小兒科醫生則是住院第二天來做新生兒檢查及出院當天查看寶寶狀況是否允許出院。

當然每天都有清潔人員做病房整理,有一點很值得稱讚的是她們擦拭過該病房的抹布都會丟在盥洗室內的織品回收袋,不會帶到下間病房繼續使用。

再來是這幾天的住院餐,早餐是自助式的,要到病房外的某個房間內自行取用,不過還是有限制數量,像每餐都有的法國麵包就規定每人最多兩個,星期天才出現有牛角麵包也是每人限量一個。早餐樣式果然很法國,不用有太多期待。

這些餐的份量對台灣的月子餐來說根本只是塞牙縫,我也確實有點吃不飽,所以下午茶就吃點自己帶來的餅乾,醫院也有提供小餅乾,也是到早餐室裡取用。雖然說份量不夠,但我在第三天晚上卻塞奶了,我猜是這裡的餐點餐餐都有優格等乳製品,加上我幾乎每天喝水超過2000cc,也有可能是那幾天過太爽,我都覺得像是住在月子中心內,種種因素加起來奶量很充沛吧!

第一天:


第二天: 剛好遇到星期天,早上有牛角麵包,中午有閃電泡芙,晚上有布丁。


第三天: 不知道哪道餐點讓我大發奶


第四天


第五天: 終於早上出現了吐司,中午出現了米飯


The Ordinary 超過十項產品使用心得(持續更新中)

在某天ASOS閒逛時第一次發現這品牌,一開始看到品牌包裝及產品命名還以為是化工原料來著。因為產品價格實在太便宜了,忍不住在網上蒐尋了一番,這才發現原來這品牌已瘋靡歐美地區一段時間,我在2017年5月才開始入坑,已經有點小LAG了。 入坑快兩年來,陸陸續續用過十...